摘要
廈門畫室,廈門美術培訓,廈門高考美術,廈門美聯藝考畫室,福建畫室,福州畫室,福州美術培訓,福州高考美術,畫室哪個好,泉州畫室,泉州美術培訓,泉州高考美術,漳州畫室,漳州美術培訓,漳州高考美術,寧德畫室,寧德美術培訓,寧德高考美術,莆田畫室,莆田美術培訓,莆田高考美術
產品介紹
廈門畫室,廈門美術培訓,廈門高考美術,廈門美聯藝考畫室,福建畫室,福州畫室,福州美術培訓,福州高考美術,畫室哪個好,泉州畫室,泉州美術培訓,泉州高考美術,漳州畫室,漳州美術培訓,漳州高考美術,寧德畫室,寧德美術培訓,寧德高考美術,莆田畫室,莆田美術培訓,莆田高考美術
色彩是能引起我們共同的審美愉悅的、敏感的形式要素。色彩是有表現力的要素之一,因為它的性質直接影響人們的感情。豐富多樣的顏色可以分成兩個大類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,有彩色系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特性:色相、純度(也稱彩度、飽和度)、明度。在色彩學上也稱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屬性。飽和度為0的顏色為無彩色系。
在再現藝術中,色彩真實再現對象,創造幻覺空間的效果。色彩研究以科學事實為基礎,要求明晰的系統性,人們將考察色彩關系的這些基本特征,看看它們怎樣才能幫助藝術作品的題材創造形式和意義。
色相對比
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后,由于色相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色相對比。它是色彩對比的一個根本方面,其對比強弱程度取決于色相之間在色相環上的距離(角度),距離(角度)越小對比越弱,反之則對比越強。
零度對比
(1)無彩色對比:無彩色對比雖然無色相,但它們的組合在實用方面很有價值。如黑與白 、黑與灰、中灰與淺灰,或黑與白與灰、黑與深灰與淺灰等。對比效果感覺大方、莊重、高雅而富有現代感,但也易產生過于素凈的單調感。
(2)無彩色與有彩色對比:如黑與紅、灰與紫,或黑與白與黃、白與灰與藍等。對比效果感覺既大方 又活潑,無彩色面積大時,偏于高雅、莊重,有彩色面積大時活潑感加強。
(3)同類色相對比:一種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純度變化的對比,俗稱同類色組合。如藍與淺藍(藍+白)色對比,綠與粉綠(綠+白)與墨綠(綠+黑)色等對比。對比效果統一、文靜、雅致、含蓄、穩重,但也易產生單調、呆板的弊病。
(4)無彩色與同類色相對比:如白與深藍與淺藍、黑與桔與咖啡色等對比,其效果綜合了(2)和(3)類型的優點。感覺既有一層次,又顯大方、活潑、穩定。
調和對比
(1)鄰近色相對比:色相環上相鄰的二至三色對比,色相距離大約30度左右,為弱對比類型。如紅橙與橙與黃橙色對比等。效果感覺柔和、和諧、雅致、文靜,但也感覺單調、模糊、乏味、無力,調節明度差來效果。
(2)類似色相對比:色相對比距離約60度左右,為較弱對比類型,如紅與黃橙色對比等。效果較豐富、活潑,但又不失統一、雅致、和諧的感覺。
(3 )中度色相對比:色相對比距離約90度左右,為中對比類型 ,如黃與綠色對比等,效果明快、活潑、飽滿、使人興奮,感覺有興趣,對比既有相當力度,但又不失調和之感。
強烈對比
(1)對比色相對比:色相對比距離約120度左右,為強對比類型,如黃綠與紅紫色對比等。效果強烈、醒目、有力、活潑、豐富,但也不易統一而感雜亂、刺激、造成視覺疲勞。一般需要采用多種調和手段來改善對比效果。
(2)補色對比:色相對比距離180度,為極端對比類型,如紅與藍綠、黃與藍紫色對比等。效果強烈、眩目、響亮、極有力,但若處理不當,易產生幼稚 、原始、粗俗、不安定、不協調等不良感覺。
色彩視覺
色彩的冷、暖感
色彩本身并無冷暖的溫度差別,是視覺 色彩引起人們對冷暖感覺的心理聯想。
暖色:人們見到紅、紅橙、橙、黃橙、紅紫等色后,馬上聯想到太陽、火焰、熱血等物像,產生溫暖、熱烈、危險等感覺。
冷色:見到藍、藍紫、藍綠等色后,則很易聯想到太空、冰雪、海洋等物像,產生寒冷、理智、平靜等感覺。
色彩的冷暖感覺,不僅表現在固定的色相上,而且在比較中還會顯示其相對的傾向性。如同樣表現天空的霞光,用玫紅畫早霞那種清新而偏冷的色彩,感覺很恰當,而描繪晚霞則需要暖感強的大紅了。但如與橙色對比,前面兩色又都加強了寒感傾向。人們往往用不同的詞匯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覺,暖色——陽光、不透明、刺激的、稠密、深的、近的、重的男性的、強性的、干的、感情的、方角的、直線型、擴大、穩定、熱烈、活潑、開放等。冷色——陰影、透明、稀薄的、淡的、遠的、輕的、女性的、微弱的、濕的、理智的、圓滑、曲線型、縮小、流動、冷靜、文雅、保守等。
中性色:綠色和紫色是中性色。黃綠、藍、藍綠等色,使人聯想到草、樹等植物,產生青春、生命、和平等感覺。紫、藍紫等色使人聯想到花卉、水晶等稀貴物品,故易產生、神秘感感覺。至于黃色,一般被認為是暖色,因為它使人聯想起陽光、光明等,但也有人視它為中性色,當然,同屬黃色相,檸檬黃顯然偏冷,而中黃則感覺偏暖。
色彩的輕、重感
這主要與色彩的明度有關。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聯想到藍天、白云、彩霞及許多花卉還有棉花,羊毛等。產生輕柔、飄浮、上升、敏捷、靈活等感覺。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聯想鋼鐵,大理石等物品,產生沉重、穩定、降落等感覺。
色彩的軟、硬感
其感覺主要也來自色彩的明度,但與純度亦有的關系。明度越高感覺越軟,明度越低則感覺越硬,但白色反而軟感略改。明度高、純底低的色彩有軟感,中純度的色也呈柔感,因為它們易使人聯想起駱駝、狐貍、貓、狗等好多動物的皮毛,還有毛呢,絨織物等。高純度和低純度的色彩都呈硬感,如它們明度又低則硬感更明顯。色相與色彩的軟、硬感幾乎無關。
色彩的前、后感
由各種不同波長的色彩在人眼視網膜上的成像有前后,紅、橙等光波長的色在后面成像,感覺比較迫近,藍、紫等光波短的色則在外側成像,在同樣距離內感覺就比較后退。
實際上這是視錯覺的一種現象,一般暖色、純色、高明度色、強烈對比色、大面積色、集中色等有前進感覺,相反,冷色、濁色、低明度色、弱對比色、小面積色、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覺。
色彩的大、小感
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覺,因而暖色、高明度色等有擴大、膨脹感,冷色、低明度色等有顯小、收縮感。
色彩的華麗、質樸感
色彩的三要素對華麗及質樸感都有影響,其中純度關系大。明度高、純度高的色彩,豐富、強對比 色彩感覺華麗、輝煌。明度低、純度低的色彩,單純、弱對比的色彩感覺質樸、古雅。但無論何種色彩,如果帶上光澤,都能獲得華麗的效果。
色彩的活潑、莊重感
暖色、高純度色、豐富多彩色、強對比色感覺跳躍、活潑有朝氣,冷色、低純度色、低明度色感覺莊重、嚴肅。
色彩的興奮與沉靜感
其影響明顯的是色相,紅、橙、黃等鮮艷而明亮的色彩給人以興奮感,藍、藍綠、藍紫等色使人感到沉著、平靜。綠和紫為中性色,沒有這種感覺。純度的關系也很大,高純度色興奮感,低純度色沉靜感。
顏色搭配原則
冷色+冷色;暖色+暖色;冷色+中間色
暖色+中間色;中間色+中間色;純色+純色
凈色(純色)+雜色 ;純色+圖案
表現特征
紅色
紅色的波長,穿透力強,感知度高。它易使人聯想起太陽、火焰、熱血、花卉等,感覺溫暖、興奮、活潑、熱情、積極、希望、忠誠、健康、充實、飽滿、幸福等向上的傾向,但有時也被認為是幼稚 、原始、暴力、危險、卑俗的象征。紅色歷來是我國傳統的喜慶色彩。
深紅及帶紫味的紅給人感覺是莊嚴、穩重、而又熱情的色彩、常見于歡迎貴賓的場合。含白的高明度粉紅色,則有柔美、甜蜜、夢幻、愉快、幸福、溫雅的感覺,幾乎成為女性的專用色彩。
橙色
橙與紅同屬暖色,具有紅與黃之間的色性,它使人聯想起火焰、燈光、霞光、水果等物象,是溫暖、響亮的色彩。感覺活潑、華麗、輝煌、躍動、熾熱、溫情、甜蜜、愉快、幸福竺,但也有疑惑、嫉妒、偽詐等消極傾向性表情。
含灰的橙成咖啡色,含白的橙成淺橙色,俗稱血牙色,與橙色本身都是裝中常用的甜美色彩也是眾多消費者特別是女婦,兒童,青年喜愛的服裝色彩。
黃色
黃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高的色彩,具有輕快、光輝、透明、活潑、光明、輝煌、希望、功名、健康等印象。但黃色過于明亮而顯得刺眼,并且與他色相混即易失去其原貌,故也有輕薄、不穩定、變化無常、冷淡等不良含義。
含白的淡黃色感覺平 和、溫柔,含大量淡灰的米色或本白則是很好的休閑自然色,深黃色卻另有一種、莊嚴感。由于黃色極易使人想起許多水果的表皮,因此它能引起富有酸性的食欲感。
黃色還被用作,因為這極易被人發現,如室外作業的工作服。
綠色
在大自然中,除了天空和江河、海洋、綠色所占的面積大,草、葉植物,幾乎到處可見,它象征生命、青春、和平、安詳、新鮮等。綠色適應人眼的注視,有調節功能。黃綠帶給人們春天的氣息,頗受兒童及年輕人的歡迎。藍綠、深綠 是海洋、森林的色彩,有著深遠、穩重、沉著、睿智等含義。含灰的綠、如土綠、橄欖綠、咸菜綠、墨綠等色彩,給人以成熟、老練、深沉的感覺,是人們廣泛選用及軍、警規定的服色。
藍色
與紅、橙色相反,是典型的寒色,表示沉靜、冷淡、理智、高深、透明等含義,隨著人類對太空事業的不斷開發,它又有了象征高科技的強烈現代感。
淺藍色系明朗而富有青春朝氣,為年輕人所鐘愛,但也有不夠成熟的感覺。深藍色系沉著、穩定,為中年人普遍喜愛的色彩。其中略帶暖味的群青色,充滿著動人的深邃魅力,藏青則給人以大度、莊重印象。靛藍、普藍因在民間廣泛應用,似乎成了民族特 色的象征。當然,藍色也有其另一面的性格,如刻板、冷漠、悲哀、恐懼等。
紫色
具有神秘、優美、莊重行的氣質,有時也感孤寂、消極。尤其是較暗或含深灰的紫,易給人以不祥、腐朽、死亡的印象。但含淺灰的紅紫或藍紫色,卻有著類似太空、宇宙色彩的幽雅、神秘之時代感、為現代 生活所廣泛采用。
黑色
黑色為無色相無純度之色。往往給人感覺沉靜、神秘、嚴肅、莊重、含蓄,另外,也易讓人產生悲哀、恐怖、不祥、沉默、消亡、罪惡等消極印象。盡管如此,黑色的組合適應性卻極廣,無論什么色彩特別是鮮艷的純色與其相配。都能取得賞心悅目的良好效果。但是不能大面積使用,否則,不但其魅力大大減弱,相反會產生壓抑、陰沉的恐怖感。
白色
白色給人印象中潔凈、光明、純真、清白、樸素、衛生、恬靜等。在它的襯托下,其他色彩會顯得更鮮麗、更明朗。多用白色還可能產生平淡無味的單調、空 虛之感。
灰色
灰色是中性色,其突出的性格為柔和、細致、平穩、樸素、大方、它不像黑色與白色那樣會明顯影響其他的色彩。因此,作為背景色彩非常理想。任何色彩都可以和灰色相混合,略有色相感的含灰色能給人以高雅、細膩、含蓄、穩重、文明而有素養的感覺。當然濫用灰色也易暴露其乏味、寂寞、憂郁、無激情、無興趣的一面。
土褐色
含灰色的中、低明度各種色彩,如土紅、土綠、熟褐、生褐、土黃、咖啡、咸菜、古銅、駝絨、茶褐等色,性格都顯得不太強烈,其親和性易與其他色彩配合,特別是和鮮色相伴,效果更佳。
也使人想起金秋的收獲季節,故均有成熟、謙讓、豐富、隨和之感。
光澤色
除了金、銀等貴金屬色以外,所有色彩帶上光澤后,都有其華美的特色。金色 富麗堂皇,象征榮華富貴,名譽忠誠;銀色雅致、象征純潔、信仰,比金色溫和。它們與其他色彩都能配合。小面積點綴,具有醒目、提神作用,大面積使用則會產生過于眩目影響,顯得浮華而失去穩重感。如若巧妙使用、裝飾得當、不但能起到畫龍點晴作用,還可產生強烈的高科技現代美感。后是明度,暖以系中高明度、高純度的色彩呈興奮感,低明度、低純度的色彩呈沉靜感
色彩基本因素
光源色
有各種光源發出的光(室內光、室外光、人造光),光波的長短、強弱、比例性質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,稱之為光源色。一般在物體亮部呈現。
固有色
自然光線下的物體所呈現的本身色彩稱之為固有色。但在光照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下,固有色會產生變化,對此初學色彩者要特別注意。固有色一般在物體的灰部呈現。
環境色
物體周圍環境的顏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,引起物體色彩的變化稱之為環境色。特別是物體暗部的反光部分變化比較明顯。
色彩三要素
色相
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,是色彩顯著的特征,是不同波長的色彩被感覺的結果。光譜上的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就是七種不同的基本色相。
明度
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、深淺程度的差別,它取決于反射光的強弱。它包括兩個含義:一是指一種顏色本身的明與暗,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間存在著明與暗的差別。
純度
也稱彩度、艷度、濃度、飽和度,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。
色彩調和
光源色調和
在帶有明顯光源色的影響下,統一染上光源色所構成的色彩調和。
主調調和
某類物體色彩占統治的成分所構成的調和。
中性色調和
黑、白、灰、金、銀五色為中性色。無論它們與任何色彩之間,都能獨立承擔起各色的緩沖與補色平衡的角色。在任何不協調的色彩之間,只要間隔一條黑線或銀等中性色線條,立刻就能將整幅畫的色彩統一起來
色彩對比關系
色相對比
因色相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。當主色相確定后,考慮其它色彩與主色相是什么關系,要表現什么內容及效果等,這樣才能增強其表現力。
明度對比
因明度之間的差別形成的對比。檸檬黃明度高,藍紫色明度低,紅色和綠色屬中明度。
純度對比
一種顏色與另一種更鮮艷的顏色相比時,會感覺不太鮮明,但與不鮮明的顏色相比時,則顯得鮮明,這種色彩的對比便成為純度對比。
冷暖對比
由于色彩的冷暖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,稱為冷暖對比。紅、橙、黃使人感覺溫暖;藍、藍綠、藍紫使人感覺寒冷;綠與紫介于期間,另外,色彩的冷暖對比還受明度與純度的影響,白光反射高而感覺冷,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覺暖。
補色對比
將紅與綠、黃與紫、藍與橙等具有補色關系的色彩彼此并置,使色彩感覺更為鮮明,純度增加,稱為補色對比。
色調
色調指得是一幅畫中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,是大的色彩效果。在大自然中,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:不同顏色的物體或被籠罩在一片金色的陽光之中,或被籠罩在一片輕紗薄霧似的、淡藍色的月色中;或被秋天迷人的黃金色所籠罩;或被統一在冬季銀白色的世界之中。這種在不同顏色的物體上,籠罩著某一種色彩,使不同顏色的物體都帶有同一色彩傾向,這樣的色彩現象就是色調。色調是畫面色彩構成的總體效果。色調,
也是作畫者在寫生過程中,將對象的色彩,從色相、明度、純度及面積大小分布等幾個方面,在畫面上進行組織、加工、調整后形成的,因此帶有主觀性,它并非是對客觀對象的照搬。
色調的作用和對色彩的重要意義
在當今美術高考色彩中,色調是精髓部分。一張好的色調作品是讓你邁向高分的關鍵一步。色彩構成對現代設計和繪畫起到巨大的作用如室內裝飾,服裝,國畫等等。
1.影響色調的因素
光源色
色彩是不穩定的,它會因光線的變化而變化,受光面與背光面的色彩呈現出互補色的關系,這也是陽光下的風景色彩的一個基本特點。室內自然光線下景物的色調就普遍偏向冷色,但如果在有色燈光的照射下,光源顏色的冷暖決定靜物的冷暖。
主題色彩決定畫面色調走向
主體物顏色
主體色彩是決定畫面色調走向的主要色彩,它可能是畫面面積大的一塊色彩,也可能是畫面純度高、引人注目的一塊色彩。主體色的主要性體現在畫面其他色彩都要以它為中心而展開,依據主體色的純度、明度調整自身的色彩,共同形成統一和諧的畫面色調。
對比色調中的色彩關系
和諧之美
和諧的原則是指色彩作品中色彩相互協調,在差異中趨向一致的視覺效果。和諧的原則是構建畫面氛圍。
對比變化
對比是一幅作品形成的基本條件,對比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。一幅作品的色彩在色相、純度、明度上的差異,以及色塊的大小、曲直、虛實、動靜、強弱、清濁、冷暖、聚散、斷續、陰陽、簡繁、疏密等都是藝術的重要對比關系。恰當的運用對比手法,強化對比效果,可以提高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。
主次原則
畫面色彩有主次之分,形成畫面基調的色彩是主體色,比如藍色調中大面積的藍色,襯托色和點綴色是次要色彩,它們對畫面的色調不起決定作用,通過對比,它們能達到豐富畫面的作用。
均衡原則
畫面的均衡包括兩層意思,一種是畫面重量感的均衡,另一種是色彩對比上的相對穩定感,要使畫面均衡、統一,要避免一邊倒或頭重腳輕的情況出現。均衡的畫面是以畫面的偏中心為基準,向上下,左右或對角線作重量來調整的,穩定的色彩關系使畫面有舒適、優雅的視覺效果,是色彩具有美感的表現。
節奏原則
作品中色彩的配置富有節奏感,才能產生統一中有變化的美感。如果畫面中都是比較極端的顏色,如大紅、大紫似的,就會令人煩躁不安;畫面全是灰色就會顯得消沉,沒有活力;只有將純色、中間色、灰色作合理搭配,用心經營位置,推敲用色,才能獲得富有節奏感的畫面效果。
組織色調的方法
主體色配方法
主體色是形成畫面色調的基本色彩,其作用是決定性的,因此主體色在畫面應是醒目的。
概括歸納法
概括歸納法簡單地來說就是把色彩作簡化處理不等于隨意,而是對自然色彩進行符合整體特征的歸納。掌握概括歸納法的關鍵是在于要對色彩作準確觀察,在繪畫中,觀察也是一種思考,思考的結果就是提煉出能反映事物本質的特征色彩。
微差法
微差簡單地講就是過渡和對比微弱,不明顯。微差可以營造一種和諧統一的色調感。這種微差效果的運用,需要圍繞畫面的中心部分展開,將畫面的色彩關系向豐富的方向引導。
微差的運用涉及主體色與點綴色雙方的面積對比,如果大色調已經確定,即使局部有小面積的色彩與主調形成較大反差也不會影響主色調,相反恰當的對比會使畫面色彩更具張力。
透底法
透底法是一種制作感較強的色調組織方法。其作畫步驟是:先在整個畫面薄涂一種基色,然后再基色上敷加色彩。色彩不作大面積覆蓋,而是適當露出底色,形成兩層或多層色彩層次感的透氣效果。